瓷帽筒的纹饰多以粉彩为主,故五彩或斗彩以及青花和珐琅彩等纹饰帽筒少见。粉彩创烧于清康熙晚期,是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到雍正时已趋成熟,形成粉彩的装饰风格。

 

清代粉彩瓷帽筒图片g

清代粉彩瓷帽筒

 

   窑工将素瓷烧好后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各种彩色料,用国画的方法晕染作画,然后再在窑中低温烘烤而成。粉彩装饰和传统的古彩装饰比起来装饰性弱,但写实风格浓厚。粉彩的工艺装饰结合优美的瓷器造型相融一致,立体效果和美感更强,形成浓厚的中国瓷艺风格。烧出的粉彩瓷器色调平和淡雅、柔性十足、工艺细腻,给人一种清丽脱俗之美感。

 

   但粉彩纹饰容易脱落,主要原因是粉彩中大量使用珠明料作为釉上彩时经低温烧烤后呈灰色,难与瓷胎相融故容易脱落,但珠明料是粉彩中的主要颜料,在粉彩中起主导作用。严格地讲,真的帽筒中都以粉彩装饰为主,别的颜料装饰很少见,珠明料的使用既是鉴定真伪帽筒的手段之一,也是鉴定粉彩瓷器的一种手段。

 

   真帽筒至今都有斑驳脱落的现象,鉴定中可以发现斑驳的纹饰中有灰暗颜色的珠明料勾勒和填盖图案的蛛丝马迹,颜色脱落快但沧桑感强,保存好的帽筒纹饰显得质感强,线条明暗清晰,渲染层次分明,精微之处丝毫不乱,豪放之处生动活泼,当粉彩用玻璃白做底色后,烧成后的瓷面上粉彩有一层厚度,光泽透亮,粉润柔和见长,手触纹饰凹凸感强,和洁白精美的瓷器相映成趣。

 

   帽筒讲究成双成对,要求图案装饰在两个帽筒瓷胎上左右一样,正反吻合,手绘的纹饰装饰在单个的帽筒瓷胎上,容易一气呵成无可置疑,而在相同的两个帽筒瓷胎上要求图案装饰高度一致时,窑工常常采用贴花、印花和模印等工艺手法。将相同的图案一反一正固定在两个一样的帽筒瓷胎上,或者再用珠明料勾线填彩和盖彩及渲染,使两个帽筒上的纹饰正反两面达到一模一样,但经低温烧烤和瓷彩氧化等因素,粉彩生性较弱,窑中变化影响较大,造成窑前原本在两个帽筒瓷胎上一样的图案也会发生千变万化的差异。

 

   有许多收藏爱好者误认为帽筒纹饰装饰是窑工手绘的,这是不了解粉彩帽筒工艺制作的原因,如果完全是窑工手绘的帽筒,无论画工的技艺如何高超,经窑烧以后其差异和变化之大,两个帽筒的纹饰绝对没有相似之处。

 

2.png

  

   在康、雍、乾三朝和嘉庆、道光及咸丰时的官窑,还是清同治和光绪到民国时的民窑,真的帽筒已经越来越少了,就是有一些民国真帽筒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除“四旧”中也早已销声匿迹。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帽筒无论采用什么款,严格地讲现存的帽筒就是民国民窑产品也数量有限,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仿品了。由于帽筒大多是民用器或摆设器,其款识和尺寸没有一定的规定,一般常见的帽筒尺寸在高 27 厘米和29. 7 厘米之间,帽筒直径在 11 厘米至 12.5 厘米之间,鉴赏其款识大多是民窑,如江西胡和兴昌出品、珠山御窑厂、天津兴隆号、同治年制、嘉庆年制等,康雍乾三代官款少见。

 

青花瓷帽筒图片

青花瓷帽筒

 

   20 世纪 80 年代江西景德镇出现一股瓷画浅绛彩热,涌现出“珠山八友”一批文人瓷画家,此时的帽筒统一为直筒型不镂孔。他们大量在帽筒上作画,浅绛画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在白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淡赭和少许淡绿、淡蓝等彩料,以低温约 700℃左右烧制而成,使瓷器上的纹饰与绢、宣纸上的浅绛画相似。因使用彩料极薄,所以没有粉彩的厚实和粉质感。但浅绛彩极具中国水墨画的效果,手摸纹饰细腻,凹凸自然而柔和,纹饰生动。同样浅绛彩纹饰因彩料极薄也容易脱落。故粉彩和浅绛彩都不宜擦洗或搬动,由于时间长久因氧化自然脱落后的粉彩和浅绛彩仍不失柔和之韵、沧桑之美,现在市面上所出现的帽筒或粉彩和浅绛彩瓷器,因采用化学原料,故颜料不容易脱落,装饰的纹饰颜色鲜亮,没有时代的痕迹和灵气,做旧的粉彩或浅绛彩脱落处有胶粘的痕迹,整块颜料脱落之后,粘接处瓷面洁白光亮,有滑洁之感,放大镜下无粉彩和浅绛彩之残留。

 

文章整理自网络

上一篇:明代中期的书画特点

下一篇:宋代龙泉窑青瓷的鉴定方法